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亟待完善的乡镇水务中心管理机制(向阳)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927下载178次收藏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于2005年启动后,秭归县原乡镇水利工作站改制成乡镇水务中心,通过两年的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单位转变了性质。按照改革要求,全部转制为非企业中介服务组织,在民政部门办理了法人登记手续,成为独立法人,依法产生了法人代表。二是人员转变了身份。全县水利工作站原在编的27人,按规定程序全部退出事业编制管理序列。三是初步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截止2007年11月,全县乡镇服务中心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应参保在职人员25人(原改制人员中一人因病死亡,一人因犯罪服刑),实际参保25人,参保率100%,改制人员养老有了保障。四是落实了服务经费。县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对乡镇改制中心的服务经费投入逐年增加,2006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加10%以上,使转制单位人头工资有了足额的保障。五是中心基本能适应以钱养事机制服务水利工作。部分水务中心在乡镇水利项目规划、项目争取、项目实施及防汛救灾工作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但通过两年运行情况来看,所表露出的问题也令人担忧,不得不引起上级水利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1、管理责任主体不清,管理不到位。由于“以钱养事”制度和办法的出台没有现成经验可鉴,在行政管理上在秭归县尚属首创。改革之初,虽明确了以乡镇为改制中心的管理主体,由原业务主管部门草拟合同与中心签订“以钱养事”合同,以合同代“管”,以包代“管”。但因改革之初被改制人员情绪较大,为了维护一方稳定,于是有的乡镇抱着同情心,对其放任自流,从而导致了有60%以上的中心处于无人管理空间,即人员上不上班无人过问,工作做不做无人过问。而待年度合同到期兑现资金时都当好人,宁可多花钱,以此通过省、市检查验收。业务主管部门虽然是被明确的协管单位,但因人事、组织、合同管理关系均无,而无法行使协管的权力。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亟待完善的乡镇水务中心管理机制(向阳)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