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在孝感市冬春农建中的地位和作用(李建章)
孝感地理位置特殊,水旱灾害频繁。建国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措施来抓,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我市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防汛抗旱工程体系。水库作为基础性水利工程设施,在我市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水库整险和灌区整治是防汛抗旱工作的现实要求
目前,我市已建成大小水库416座,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14座,小(一)型水库98座,小(二)型水库301座,控制流域面积2500多平方公里,总库容20亿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积250余万亩。在水库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受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大环境、建设资金和技术限制,以及长期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缺乏有效的投入机制,管理经费没有保障等原因,各类水库病险情不断发生,防汛抗旱效益衰减。
大中型水库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大坝坝基和坝身存在着漏水,溢洪道没有衬砌等安全隐患,水工建筑物及输水启闭设施损毁、锈蚀严重,存在着白蚁危害现象;灌区配套设施老化失修,灌溉效益衰减;水库经费严重不足,水库艰难度日,难以开展正常的管理活动。
小型水库数量多,分布广,无完善的管理体制,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问题和险情隐患。大悟县最具代表性。
大悟县现有小型水库126座(其中小一型水库23座、小二型水库103座),其中,小(一)型水库有干渠39条长351.6公里、支渠76条长184.5公里、渡槽29座长1126米、隧洞43座长4106米、倒虹管16处长1719米、泄洪闸130处、斗闸门265处;小(二)型水库有支渠139条长351公里、隧洞3座长210米、泄洪闸154处、斗闸门310处。存在的突出问题:
1、灌溉渠道渗漏严重。灌溉渠道大多建设于上世纪60~70年代,许多是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大部分存在施工质量差、工程不配套等问题,由于“先天不足”,加之后天的投入偏小、管理不善,直接导致灌溉体系老化失修
水库在孝感市冬春农建中的地位和作用(李建章)
本文2010-03-12 14:52:47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50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