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社论、评论员文章
(一)社论的含义
社论是以一个新闻媒体的身份针对某一重要现象或问题发表的意见。
英国韦氏大词典认为:“社论是一个报纸或杂志表明其总主笔或领导人意见之文章。”美国《有效社论写作》一书认为:“社论是一个报纸或杂志对于某一问题所发表的意见……它是一种经过考虑的观点或政策的揭露。这种观点或政策,发自此一出版品言论方面的主持者。”(转引自王春泉:《现代新闻写作》,西安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390页)从中可以看出,社论不是一种显示作者个人观点的文章,它的内容代表着一个新闻媒体或者一个社会团体和政党的意志。因此,社论发表时是不署作者姓名的。
对于一个新闻媒体而言,社论的地位非常重要。1955年前苏联出版的大百科全书认为社论“是定期出版物(报纸、杂志)中的最重要的论文。社论是编辑部的论文,它反映编辑部对某个问题的观点。社论是指导性论文,它指出方向,表示报纸的方针。”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多数作为党的机关报的新闻媒体来说,社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同级党委,直接表达党委的观点和意图,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因此,它有极强的政治性、权威性、指导性。
(二)社论的类型
美国学者莫特在《新闻学概论》一书中把社论分为十类:提供情报的社论;说明作用的社论;有解释作用的优级社论;争辩性的社论;督促行动的社论;突出任务的社论;说服性的社论;评价性的社论;宣布政策的社论;供给文艺的社论。这样的划分未免烦琐。我们把社论分成四种主要类型。
1.方针政策性社论
这是阐明一个政党或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社论。它需要分析形势、确定原则和策略,是一个时期内的基本行动纲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都为报刊写过此类的社论。例如毛泽东的重要文章《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质问国民党》、《将革命进行到底》等,都是他为《解放日报》和新华社写的社论。
《人民日报》和各省党报所发表的一些重要社论,也有不少属于这种类型。
2.指导工作的社论
这是对思想政治、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业务工作和生产活动进行总结、指导和督促的社论。
3.时事性社论
这是针对一些重要节日、纪念日,国内外重大事件,以及国际国内的最新形势变化发表的社论。
4.论战性社论
这是揭露和批判国内外的一些荒谬言行和异端邪说的社论,如近年来对美国就所谓人权问题攻击中国的行为的批判,对法轮功这一邪教组织的揭露和批判等。
(三)评论员文章
评论员文章是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的一种言论形式。它跟社论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规格比社论稍低,指导性和权威性特点弱于社论;
表面上不直接代表编辑部的集体意见,但实质上也反映编辑部的观点和倾向;
社论不署作者姓名,评论员文章可以只署“本报评论员”,也可以署上作者姓名。
评论员文章又可分为本报评论员文章、特约评
十四、社论、评论员文章
本文2009-05-10 09:53:04发表“写作教程”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21193.html